摘要: 聚藻區高有機負荷表層底泥已被證實是西巢湖黑臭頻發的主要因素,但能否借鑒像控制湖泊內源污染的翻耕方式對黑臭 進行預控,則有待于與過程有關的試驗研究. 基于湖泊底泥再懸浮特征和耕作性能設計的底泥翻耕措施,借助能夠模擬湖泊風浪 與沉積物再懸浮的大型裝置,通過藻體堆積誘發試驗,研究黑臭誘發過程中上覆水水色,ρ( Fe2+ ) 、ρ( S2- ) 的動態,新生沉積物-水 界面底泥關鍵物化指標以及底泥間隙水 Fe、S 變化對底泥翻耕的響應過程. 結果表明: 1翻耕深度對黑臭影響較大,PT15( 15 cm 深度的翻耕處理組) 達到了對湖泛黑臭的控制,當第 8 ~ 14 天 PT2、PT5、PT10( 2、5 和 10 cm 翻耕處理組) ,CK( 對照組) 和 Blank ( 空白組) 相繼發生黑臭時,PT15 上覆水主要致黑物質為 Fe2+ 和 S2- ,其質量濃度分別為 PT2、PT5、PT10、CK 和 Blank 的 68. 6%、 79. 5%、48. 1%、46. 7%、51. 3%和 75. 2%、65. 7%、57. 1%、74. 5%、75. 0%. 2PT15 可明顯提升新泥-水界面對藍藻堆積及缺氧環 境的耐受力,黑臭誘導模擬后,其底部水體及泥-水界面的 ρ( DO) 、Eh 和 pH 均遠高于發生湖泛黑臭處理組,ρ( ∑H2 S) 卻明顯低 于發生湖泛黑臭處理組,表層底泥間隙水中 ρ( Fe2+ ) 為 0. 54 mgL,僅為發生湖泛黑臭處理組的 25. 3% ~ 33. 7%,ρ( Fe2+ ) 占 ρ( TFe) 的比例為 25. 2%,遠低于發生湖泛黑臭處理組( 約 40. 0%) ,表層底泥中 w( AVS) ( AVS 表示酸可揮發性硫化物) 為 0. 51 μgg,僅為發生湖泛黑臭處理組的 14. 6% ~ 17. 2%. 研究顯示,底泥翻耕作為一種底泥物理改良方式,對于聚藻區內底泥,因其將 有機污染負荷較重的表層翻轉至了下層,阻隔了表層污染底泥中物質遷移供給和對厭氧微生物參與的控制,在藻體大量聚集和 死亡的水柱環境中可較好地阻止致黑致臭物的形成,有效控制了湖泛黑臭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