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常見水生植物特性及種植配置建議
2022-05-13 來自: 水資源開發與管理 期刊 瀏覽次數:271
城市河流主要存在連通性差、河流形狀單一、水體富營養化、生態系統破壞嚴重等問題,而栽植水生植物能吸收河流水體中的營養鹽,增強城市河流的凈化作用,加強景觀效應,修復河流水生態。本文列舉了北京城市河流常見的水生植物,對華北地區水生植物凈化水質數據進行梳理,提出了不同類型河流水生植物栽培配置方案,為城市河流水生植物栽培過程中品種的選擇提供依據。
北京城市河流常見水生植物
沉水植物
北京城市河流常見的沉水植物根據生長季節的不同分為暖季型和冷季型,只有菹草在冬季生長,是冷季型植物。在調查北京市朝陽區水生植物種類時,12月、1月在部分河流中發現菹草、篦齒眼子菜和金魚藻,根據劉國才對東北地區、內蒙古地區冬季水體中沉水植物的調查結果,冰面下菹草、穗花狐尾藻、微齒眼子菜、金魚藻可以生存,且均能產生溶解氧。北京城市河流常見沉水植物特性和生長周期見下表。表中所列沉水植物除大茨藻外,均為多年生植物,一次種植成功后,后續只需養護管理,不需重新種植。故種植時應根據生境條件、種植目的慎重選擇品種,以達到省工、經濟、吸附營養鹽效果好等目標。
北京城市河流常見沉水植物特性
沉水植物生長周期
浮葉植物和漂浮植物
北京城市河流常見的浮葉植物和漂浮植物中許多品種是考慮景觀、水體污染物去除等因素人工引入的外來品種,許多品種冬季不能在室外過冬,為避免植物枯萎死亡破壞水質,需要在入冬前將植物打撈出水。
北京城市河流常見浮葉植物和漂浮植物特性
挺水植物
本文所提及的挺水植物包含濕生、沼生植物。挺水植物種類繁多,北京地區常見的有蘆葦、香蒲、蓮、菰、水蔥、黃花鳶尾、西伯利亞鳶尾、千屈菜、菖蒲、蘆竹(花葉蘆竹)、荻、花菖蒲(黃菖蒲)、紅蓼、水芹、花藺、雨久花、鴨拓草、慈姑、澤瀉、黑三棱、馬藺、豆瓣菜、薄荷、石龍芮等。
水生植物去除水體污染物效果比較
城市再生水河流普遍存在水體富營養化問題,本底污染物含量較高。種植高凈化能力的水生植物,去除水體中的污染物,是選擇栽培水生植物品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地域較遠、生境差異較大的情況下,實驗時水溫、光照、水質不同可能會影響水生植物吸收營養鹽的實驗結果,故本文只選擇我國華北地區水生植物吸收營養鹽和去除水體有機污染物方面實驗的數據進行梳理,比較水生植物去除水體中污染物的能力。
在Ⅴ類水體室內水培實驗中,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金魚藻、輪葉黑藻和菹草,去除污染物強的是穗花狐尾藻,菹草在冬季也有良好的去除污染物的能力。在V2類水體室內水培實驗中,單一品種比較,挺水植物旱傘草、黃菖蒲、水蔥、西伯利亞鳶尾、千屈菜、蒲葦、水生美人蕉、黃花鳶尾和花葉蘆竹,黃菖蒲總氮去除效果顯著,西伯利亞鳶尾總磷的去除效果顯著。水蔥、千屈菜、黃花鳶尾、小香蒲和狐尾藻5種水生植物,水蔥+黃花鳶尾+狐尾藻的組合對水中總氮和總磷的去除率高。挺水植物蘆葦、西伯利亞鳶尾,沉水植物輪葉黑藻、金魚藻和微齒眼子菜5種水生植物組合實驗中,西伯利亞鳶尾和金魚藻組合去除氨氮、總磷、COD有效果,西伯利亞鳶尾和金魚藻組合去除總氮效果好。根據植物生物量比較石龍芮、蘆葦、酸模、車前草4種水生植物氮磷凈化能力,蘆葦吸收氮磷效果好。在V4類水體室外栽培實驗中,選取千屈菜、水生美人蕉、水生鳶尾、旱傘草、荷花、再力花、水蔥、梭魚草、蘆葦、香蒲、睡蓮11種水生植物單種栽植和組合栽植方式實驗,千屈菜+水生鳶尾+水生美人蕉+旱傘草組合種植去除氨氮、總磷、COD有效果。比較千屈菜、菖蒲、蘆葦、香蒲、荷花5種水生植物去除水體污染物能力,香蒲凈化水體有能力。根據上述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去除水體污染物有效的挺水植物為蘆葦、香蒲,去除污染物能力較強的沉水植物為穗花狐尾藻。石龍芮、千屈菜、西伯利亞鳶尾、黃花鳶尾、千屈菜、黃菖蒲、荷花、花葉蘆竹、水蔥、金魚藻、輪葉黑藻、微齒眼子菜、菹草等也具備較強的去除水體污染物能力。
水生植物配置建議
在選擇水生植物前,應調查相似河流水生植物狀況,或調查河流土壤種子庫情況,盡量選擇原生、土著水生植物品種,慎重選擇使用外來物種,以免因物種入侵造成生態破壞。在河流生境條件較差的情況下,水生植物栽培應分步驟進行,先選擇生命力頑強的水生植物搭配組合,作為先鋒種,待生境條件有所改善后,再進行植物栽培種類優化選擇,或根據河流土壤種子庫情況,判斷植被恢復潛力,確定目標種,營造植被演替適宜的自然環境。菹草在冬季可生長并吸收營養鹽,除菹草外的沉水植物冬季凋零或停止生長。在水深等生境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在入冬前種植菹草,構成季節互補型的沉水植物配置。沉水植物的河道覆蓋度不宜超過70%。選擇浮葉植物和漂浮植物時要注意營造適宜生境,避免河流水體流速過快損傷植物或沖走植物。一般在水深超過150cm的河流,可種植漂浮植物,不適宜種植浮葉植物,浮葉植物和漂浮植物的覆蓋度不宜超過30%。選擇挺水植物時要考慮適宜的生長環境、吸收營養鹽能力、植物與周邊景觀搭配、不同挺水植物相互間的搭配,形成錯落有致的生態景觀。平行脈的水生植物對葉脈損傷具有較強的耐受性,如在風浪較強或易受人為擾動的位置,可優先選取種植平行脈水生植物。不同植物組合種植比單一種植具備去除污染物和促進生長的效果。
水深50cm以下、水流平穩的河流
此類河流可選擇的植物品種較多,水質Ⅳ類的情況下沉水植物可選擇篦齒眼子菜、穿葉眼子菜、大茨藻等,浮葉植物可選擇水鱉、睡蓮等,挺水植物根據周邊景觀搭配,可選擇豆瓣菜、馬藺、慈姑、鴨拓草、雨久花等。水質Ⅴ類及更差的情況下沉水植物可選擇苦草,浮葉植物和漂浮植物可選擇鳳眼蓮、大薸、滿江紅等,挺水植物可選擇蘆葦、香蒲、西伯利亞鳶尾等。調查時發現,在河流再生水補水口附近,因再生水溫度較自然水體溫度高,河水冬季不結冰,冬季石龍芮等植物在河邊小范圍內正常生長。種植菹草、豆瓣菜、石龍芮組合,可保證冬季河流也具備凈化水體能力。
水深50-120cm、水流平穩的河流
如果水體透明度不高,沉水植物可選擇苦草、輪葉黑藻、微齒眼子菜等,浮葉植物可選擇荇菜、浮萍、槐葉萍等,挺水植物可選擇千屈菜、水蔥、蓮、香蒲、蘆葦等。水體透明度較好時沉水植物可選擇金魚藻或穗花狐尾藻等。金魚藻、篦齒眼子菜與穗花狐尾藻共同種植,能抑制穗花狐尾藻過度生長,比單獨種植具備水體凈化效果。同時,種植菹草能使河流在冬季也具備凈化水體能力。
水深120-200cm、水流平穩的河流
如果水體透明度不高,沉水植物可選擇苦草;水體透明度較好的條件下沉水植物可選擇金魚藻或穗花狐尾藻。浮葉植物和漂浮植物可選擇荇菜、鳳眼蓮等,如果是矩形河流斷面,水深過深不宜種植挺水植物;如果是其他形式的河流斷面,可在水深適宜的地方種植挺水植物。
水深200cm以上的河流
可嘗試種植沉水植物,但可能因為光照不足等原因導致沉水植物無法生長。浮葉植物可選擇荇菜,漂浮植物選擇不受水深影響的品種。挺水植物在河流中適宜水深處種植,如果河流斷面水深均超過200cm,那么不適宜種植挺水植物。如需水生植物消除水體污染物,可考慮使用生態浮床。
配置水生植物時需綜合考慮行洪、通航、景觀、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如城市河流種植水生植物,要考慮植物的高度、密度,不能因種植水生植物降低了河流行洪標準或影響通航,在景觀方面可以通過不同植物構建高矮不同、錯落有致的微景觀,但應與周邊環境和諧一致。水生植物選擇還應考慮為河流中底棲動物、魚類、兩棲類動物提供適宜的棲息地,為河流周邊存在的鳥類提供覓食、棲息、筑巢的場所。
根據河流的生境特點栽培適宜的水生植物配置組合,對河流生態系統的恢復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對華北地區水生植物生態修復作用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根據北京城市河流生境特點,對水生植物的種植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北京城市河流中常見的水生植物大多為耐污種,生境較差的河流水生植物恢復可分步驟進行,先栽培先鋒種,由先鋒種提供適宜的光照、濕度等條件,促進目標種恢復。
●本文中梳理的實驗室數據基本上為靜水條件下的實驗數據,水體流動條件下植物對營養鹽的吸收能力均會降低。有研究表明,流速增加有利降低水體中氨氮、COD和總磷含量,并增加溶解氧含量,種植水生植物后會降低河流水體的流速,流速降低對河流水體各項理化指標均有不利的影響,建議開展河流水生植物原位種植實驗,分析河流水體自然流動條件下多因素耦合對水生植物去除水體污染物的效果。
●種植水生植物后管護措施要及時得當,沉水植物河道覆蓋度不能超過70%,浮葉植物和漂浮植物覆蓋度不能超過水面的30%。沉水植物進入生長旺盛期后,應每隔20天收割1次沉水植物去除水體中氮磷。
●在有限的空間內選擇種植多樣品種、形態的植物,以增加生態位。
●種植水生植物后,根據河流生態要素缺失情況,適當投放螺、蚌、魚類等水生動物,構成穩定的食物網,促進水生態系統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