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圍內,眾多河岸景觀已從白色沙礫石覆蓋轉變為生長著草本、灌木和樹木的綠色土地,由此改變了河岸生態系統、河流功能及泥沙沉積與輸移。人類活動及氣候變化可能對河岸的變化都產生了影響。 為探討河岸這種變化的原因和影響,近日,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聯合其掛靠組織——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IAHR)共同舉辦了“河流系統中水流-泥沙-植被相互關系研究趨勢在線研討會”。 會議由中國水科院聯合主辦的期刊《Journal of Ecohydraulics》主編淺枝?。═akashi Asaeda)主持,來自英國、日本、韓國、西班牙、美國等國家相關領域的專家做學術報告并開展線上研討。 IAHR主席、澳門科技大學校長、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科學者”李行偉教授致開幕辭。他在致辭中指出,生態水力學是IAHR三大戰略方向之一,是一門涉及流體力學、營養物質循環、生態學等領域的交叉學科,并且與基于自然解決方案相關研究緊密相關。 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安吉拉·古爾內爾教授(Angela Gurnell)發表了題為“變化的河流:水流-泥沙-植被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學術報告。她首先介紹了河流與洪泛區的地貌特征,以及受氣候因素和人類干預影響的水流、泥沙和植被之間的相互作用。她以意大利塔利亞門托河(Tagliamento River)和黑楊為例,指出河岸和水生植物能影響不同水流、泥沙和地貌的河流形態動力學特征,并提出了一個概念性框架,解釋不同植物物種如何通過構建不同的先鋒地貌,最終改變河流環境。 日本埼玉大學淺枝隆教授(Takashi Asaeda)發表了題為“基于葉片過氧化氫含量的植物脅迫模型:對河岸植被管理的影響”的學術報告。他首先指出,不同河岸植被在不同的高度位置形成群落,評估棲息地狀況時,仍依賴于長時間的野外觀測。而過氧化氫(H2O2)相對穩定,其含量可作為一種環境脅迫指標,用來評估棲息地中單一植物物種的生長狀況。通過對葉子和土壤進行采樣和分析,他解釋了土壤特征和過氧化氫含量之間的關系、河岸植被定居的過氧化氫含量閾值、以及利用過氧化氫閾值含量估算植物的定居狀況。 韓國建設技術研究院李瓚柱研究員(Chanjoo Lee)發表了題為 “從白河到青河:韓國內城溪的長期和短期視角”的學術報告。他以韓國內城河(Naeseong Stream)為例,對光禿河床上覆蓋沙礫的“白河”和河床上覆蓋草木本植被的“青河”進行了比較研究,分析了自1980年代以來相關河流的外觀變化,以及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和方式。他還從短期視角考察了這些變化,探討了水流與植被的相互作用、植被從草本到木本的演化過程、洪泛區形成的形態演變、以及斷面形狀的變化等。 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迪亞哥·哈隆教授(Diego Garcia de Jalon)發表了題為“河流失去活力后的河岸植被結構”的學術報告。他首先回顧了受人類干預的河流在景觀上發生的變化(及其所受壓力、原因和后果),并以貫穿馬德里的瓜達拉馬河(Guadarrama River)為例,對河岸植被進行分析。此外,還討論了地中海地區河流活力下降的總體認識、具有協同效應的多重干擾、以及在預測河流趨勢和實施河岸森林可持續管理時存在的不確定性。 美國南達科他大學佛米良分校馬克·迪克森教授(Mark Dixon)發表了題為“木本植物在水庫三角洲-回水區的定居生長——來自美國密蘇里河的案例研究”的學術報告。通過對美國白河(White River)和劉易斯-克拉克水庫(Lewis & Clark Reservoir)三角洲-回水區的案例進行研究,分析了水壩建成后河流坡度的變化、森林中樹齡的分布情況、木本植被面積的增長、以及河道地貌的變化,并認為,水庫三角洲-回水區或許可以支持河岸木本植被的大量更新、木本植被的時空動態變化位置可能存在不同等。 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愛德華茲維爾分校羅漢·本彥卡爾(Rohan Benjankar)發表了題為“受大壩調節的河流系統中河岸植被更新狀況及修復方法”的學術報告。在回顧了河岸植被的重要性和現狀后,他開始介紹利用二維流體力學模型和野外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在博伊西河(Boise River)南汊開展的研究,分析了水流對河岸植被幼苗生長和更新的影響,并認為,豐水年的洪水增加了剪切應力,增強了泥沙輸移和形態動力學特征,從而有利于河岸幼苗的生長和更新;剪切應力是自然播種和物種更新的限制因素;植被模型是預測自然更新、選擇種植區域的工具;種植是河岸植被恢復的一種選擇,特別是在被大壩改變了的河流系統里。 研討會吸引了眾多專家在線參與,問答及討論環節集中在土壤和植物組織中過氧化氫的臨界含量、量化河流斷面中植被覆蓋率的方法、河岸地帶的水質參數、氣候季節性對植被定居的影響、白河與青河的營養化水平和微生物多樣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