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片風帆叫日照——日照瀉湖治水記
2021-09-22 來自: 安徽雷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1167
引 子
我們與大海的距離,主要是我們的心與大海的距離。
——航海家 翟墨
瀉湖——風帆從這里起航
2021年7月26日和8月2日,中國賽艇協會、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向日照市委、市政府發出熱情洋溢的感謝信。
在剛剛結束的第32屆東京奧運會上,中國賽艇運動員陳云霞、張靈、呂揚、崔曉桐在女子四人雙槳比賽中勇奪桂冠,獲得中國體育健兒在本屆奧運會賽艇項目上的首枚;張亮、劉治宇在男子雙人雙槳比賽中獲得銅牌,實現了中國賽艇男子項目首枚奧運獎牌的歷史性突破;在女子帆板RS-X級獎牌輪環賽中,中國女子選手盧云秀榮獲,這是繼徐莉佳、殷劍之后我國在這個項目上獲得的第三塊;在男子帆板RS-X比賽中,中國選手畢焜獲得銅牌,實現了中國男子奧運帆板獎牌的歷史性突破。
中國賽艇協會和中國帆船帆板協會衷心感謝日照市委、市政府為在日照備戰奧運創造了優良的訓練環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日照以藍天、碧海、金沙灘聞名,而且擁有亞洲第二大瀉湖,湖面寬闊,風緩浪穩,是水上運動訓練、比賽的理想場所。”日照市水上運動學校校長周揚桂女士自豪地介紹,“可以說,我國賽艇、皮劃艇和帆船、帆板運動的每一個運動員都曾在瀉湖和奧帆基地訓練,
這里留下了他們的矯健身影。”
翟墨與“日照號”
瀉湖又名“潟湖”,是由于海潮運動在近岸形成沙石淤積致使部分海域終被沙嘴、沙壩分割的封閉、半封閉水域。日照萬平口瀉湖是亞洲第二大瀉湖,總面積160萬平方米,歷史上就是避風港,因“萬艘船只平安抵達口岸”之意名為“萬平口”,同時也寓意“萬事平安、一生平安”。體育總局、山東省政府和日照市選擇萬平口作為訓練和比賽基地,投入巨資進行規劃、建設,為培養了一批批水上運動人才,日照因此被譽為“水上運動之都”。但是近幾年,由于瀉湖匯水面積大,地表徑流污染和上游河流污染不斷匯入,加上潮汐頂托,大量有機污染物在瀉湖推移、沉積,夏季經常伴有異味,水質狀況令人堪憂。
治理瀉湖,改善水質!日照市委、市政府向政府有關部門發出明確而又堅定的指令!
眾里尋他千百度
2020年10月15日上午,“2020城市黑臭水體與流域水環境整治技術研討會暨現場觀摩會”在深圳召開,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馮慧云研究員作了題為“黑臭水體離生態修復有多遠”的精彩演講。很多與會者聽完報告深有感觸地說:“我們過去偏重外源治理,馮老師的報告使我們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水環境治理在控源截污的基礎上,適時開展科學的內源治理,著力改善水體生境,促進水生態系統完整性恢復”。
聽眾席中,日照市城管局城市排水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人王世強認真聆聽馮老師演講,不時俯首記錄報告要點。中場休息時,他來到會場外雷克環境展臺認真研讀資料,并同雷克環境市場經理范冬艷展開了如下對話:
王:清淤、疏浚和投加微生物菌劑是內源治理的常用方法,剛才我又聽馮老師介紹了底泥洗脫技術,請您再作一下比較分析。
范:河湖沉積物中,有機質占比一般在5%-10%,污染嚴重的可達20%左右,而且多以包膜形式包被在礦質土粒外層,形成結構較為穩定的有機無機復合體。清淤、疏浚移出的污泥80%以上都是無機的泥沙,不僅勞民傷財,而且巨量污泥后處理十分棘手。
投加微生物分解有機污染物,在特定條件下可以發揮作用。但微生物在分解有機質的同時,也在大量消耗水體溶解氧,會加劇水體厭氧,且瀉湖潮漲潮落,微生物隨潮水推移,發揮的作用更為有限。
底泥洗脫技術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余增亮團隊針對水體內源污染分布規律和釋放特點研究提出的理念創新、技術創新。水體沉積物一般分為懸浮層、流體層和壓密層,俗稱“浮泥”“稀泥”和“板泥”。內源污染主要分布在懸浮層和流體層,特別是處于懸浮狀態的膠粘狀有機污染“云團”,風浪靜止時沉降在底泥表層,稍有擾動或在厭氧狀態下就會懸浮、上泛,影響水體透明度,并時常散發異味。
王:底泥洗脫技術如何有效解決內源污染?
范:水中顆粒物受到的重力與粒徑立方成正比,受到的浮力與粒徑的平方成正比。這一物理特征給我們進行物理分選提供了可能。
底泥洗脫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將一個底部敞口的箱體沉降到湖床,通過機械擾動產生箱壁約束的湍流,在湍流作用下底泥表層沉積污染物翻滾、碰撞,大顆粒無機泥沙重力沉降、原位覆蓋,粒徑較小的顆粒狀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機質隨水泵出,經絮凝沉淀后外運,絮凝分離后的清水回流水體,洗脫處理后水體透明度提高,原先黝黑粘稠狀的底泥逐步轉變為以無機大顆粒泥沙為主的覆蓋層,形成穩定的泥/水界面。
馮慧云研究員在“2020城市水環境大會"上
“眾里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世強主任談起采用底泥洗脫技術的決策過程深有感慨,“我回日照后,向局領導匯報了底泥洗脫技術用于瀉湖內源治理,經過綜合分析和對比,我們認為底泥洗脫技術更適用于瀉湖內源治理,但百聞不如一見,為了驗證效果,我們商請雷克環境調運設備在現場進行試驗性運行。”
2021年1月,深冬的日照,寒風刺骨。雷克環境自費調運設備、組織人員奔赴日照,在瀉湖北部底泥富集區進行試驗示范,經過20多天的運行,洗脫面積400平方米,作業深度30cm,試驗區生含水率90%以上污泥約10噸,底泥有機質和總氮、總磷平均去除率分別為69.47%和39.90%、61.66%,底泥含水率減少為38.61%,底泥容重增加22.06%,原先黝黑粘稠狀的底泥基本消除,底泥表層而形成黃褐色大顆粒粗砂覆蓋層,示范段治理成效十分顯著。日照市生態環境局、城管局和市水務集團領導多次赴現場觀摩,消除了思想疑慮。
2021年4月12日,“日照瀉湖污染物消減暨水質改善技術服務項目”經專家評審后開標,日照市水務集團水務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和安徽雷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標,合同約定項目治理區域北起賽艇俱樂部,南至世帆賽基地船閘,總面積96萬平方米,計劃工期5個月。底泥有機質去除率達到30%,形成覆蓋厚度達到5cm以上的無機大顆粒泥沙為主的覆蓋層。
雷克環境底泥洗脫船在瀉湖北部運行
使命在肩,奮斗有我
董邦敏,雷克環境副總經理兼北京公司經理,16年的從軍經歷練就了吃苦耐勞、堅毅干練的品格。他主抓的北京涼水河13公里重污染河道治理項目,榮獲水利部2020年“大禹科技獎”。他先后十余次奔赴日照,全程參與取樣檢測、方案編制和施工組織,及時研究排解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為工程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項目敲定已經是4月中旬,運動員即將下湖訓練備戰奧運,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從未感受如此大的壓力,但挺起腰桿也要上!”董邦敏回想起當初的情景頗多感慨。
雷克環境首先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加密取樣,摸清各區域底泥深度、浮泥厚度及主要污染物具體數據。其次是根據檢測結果,劃小作業單位,實行網格化管理,實施‘地毯式’洗脫。將瀉湖劃分64個單元,每2萬平方水域為一個標準單元,根據底泥污染程度劃分成紅、黃、藍三個片區,分別代表底泥富集區、底泥較多區域和一般區域。三是強化施工組織。公司調運6臺底泥洗脫機,根據先難后易的原則,對紅區、黃區進行處理、增加洗脫次數,解決沉積物較厚、懸浮物較多、影響訓練環境的突出問題;同時,調用污泥罐車,將洗脫機產生的污泥及時轉運到污泥集中處置點;配備高壓隔膜板框壓濾機現場集中處理洗脫污泥。針對瀉湖“膠質層”較厚、底泥洗脫機曝氣裝置產泥量少的狀況,工程技術人員對其中4臺底泥洗脫機調增氣曝壓力,加大作業頻次和強度,將6臺洗脫機變為“四二”陣型,調增氣壓的4臺洗脫機以擾動產泥為主,另外2臺隨后進行洗脫覆蓋,取得良好收效。
高壓隔膜板框壓濾機
污泥減容、減量是瀉湖項目的一大亮點。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輛槽車正在抽吸洗脫污泥,隨后送至污泥處理點,將污泥泵入均化池調理均勻,再泵入高壓板框壓濾機壓濾,泥餅外運堆肥,尾水調理、沉淀后注入生態塘深度凈化。現場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如果采用清淤法,按平均清淤30公分計算,將產生含水率98%的污泥28.8萬噸,壓濾成含水率40%的泥餅約為9600噸;底泥洗脫移出含水率98%的污泥約1.35萬噸,壓濾成含水率40%的泥餅近500噸,洗脫產泥約為清淤法的1/20。底泥洗脫和污泥抽吸、轉運、壓濾均為封閉進行,整個過程實現清潔生產,對施工環境不造成任何影響。
截止8月31日,累計洗脫面積83.1萬平方米,占瀉湖總面積86.6%;洗脫產生含水率98%的泥水混合物13551噸,壓濾成含水率40%的泥餅451.7噸;湖水透明度由施工前的0.5米提高到1米以上,氨氮、總磷、底泥有機質去除率分別為33.10% 、28.57%和32.70%,水質基本達到地表Ⅲ類水標準。
治理前后底泥有機質均值變化趨勢
“瀉湖過去沉積污染物較多,訓練時常有懸浮物上泛,皮劃艇底部有粘稠狀污染物附著,更不敢下水游泳。”日照市皮劃艇總教練付金磊指著正在進行游泳訓練的運動小將們說,“現在水質好多了,孩子們可以放心地進行游泳訓練。”
2021年5月24日,日照市委書記張惠同志率領有關部門領導視察瀉湖治理現場,當她看到湖水清澈、運動健兒正在游泳時,露出十分欣慰的笑容,再三叮囑要鞏固、提高治理成果,為運動員創造優良的訓練環境。
日照市市委領導視察指導瀉湖項目
每當夕陽西下,工人們放眼碧波蕩漾的湖水,總會涌現舒心的笑容。東京奧運會比賽期間,他們每天關注中國隊戰況,當賽艇和帆船項目奪得獎牌時,激動得熱淚盈眶。操作工劉寧說得好:“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獎牌上也凝結著我們的辛勤與汗水!”
喚醒沉睡的生命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里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讀過徐志摩曼妙的詩句,清澈的河水、茵綠的水草、漫溯的小船和長篙,肯定會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無限的遐思……
在水體生態系統中,沉水植物是重要的初級生產者。沉水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把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不僅供給自身的發育生長,也為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沉水植物通過吸收固定氮磷等營養元素、吸附水體懸浮物質,提高水體透明度,增加水體溶解氧,是凈化水質和構建健康水生態系統重要的載體;沉水植物在水和沉積物界面上占據著重要生態位,為浮游生物和水生動物提供食物來源和棲息場所,是水體生態系統的基石。
北京涼水河水質改善和生態修復
“經過5個月治理,瀉湖水體透明度大幅提高,底泥理化性狀明顯改善,具備了生態恢復的基本條件。我們和業主初步達成共識,在部分水域恢復適生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促進瀉湖水生態系統完整性恢復,逐步增強瀉湖生態消減和自凈能力,持續穩定地改善水質。”雷克環境董事長吳敬東胸有成竹地介紹。
北戴河濕地公園治理后現狀
“改善水體生境,促進沉水植物的萌發、生長和種群擴張,是實現水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根本途徑。”2021年9月15日,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召集水環境專家蒞臨日照,參觀考察瀉湖治理現場,膠州研討底泥洗脫技術,審議《底泥洗脫工程實施技術規程》《底泥洗脫工程設計指南》征求意見稿。中國水協章林偉會長深有感慨地說,“底泥洗脫暨生態恢復技術觸及水環境領域科學研究和標準化管理體系的一個短板,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切實組織好機理研究和工程實驗,抓緊制定技術標準和設計規范,為水環境治理提供技術支撐”。
“喚醒沉睡的生命,實現以太陽能為驅動力的水體生態系統功能整體修復,這是水環境治理的初心和目標。”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馮慧云研究員從生命科學的角度闡述了生態恢復的要義,“生態意味著生命!我們緊緊抓住水生態系統的生命線,對阻礙和損害生命體復蘇、發育的不利因素進行積極調控,修復、重建以沉水植物健康生長為首要目標的生命支持系統,促進水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逐漸增強水體自修復、自平衡能力。”
湖與海
湖與海,一岸之遙、一閘之隔,但卻代表著不同的文化。
蜿蜒綿長的海岸線宛如黃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界址。在華夏文明的歷史長河中,盛世中華無一不是黃土文化和海洋文化交相輝映、高度融合的時代。
我們要治理好、保護好瀉湖,讓更多的風帆從日照駛向深藍;我們還要在中國的版圖上打造更多的"瀉湖",讓更多的中華兒女驕傲地馳騁在藍天碧水之間,奏響更為激越、更為自信、更為壯闊、更為輝煌的黃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響曲!
瀉湖與海之間的水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