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污染的河流洗洗澡 ——基于底泥洗脫的水體內源污染治理暨生態修復技術交流會在北京召開
2018-10-06 來自: 安徽雷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219
給污染的河流洗洗澡!這是中國工程院王浩院士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余增亮、馮慧云團隊提出的“底泥洗脫原位置換”內源污染治理新策略、新方法生動、形象的比喻。
10月16日,在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主辦的“基于底泥洗脫的水體內源污染治理暨生態恢復技術交流會”上,余增亮研究員解析了水體顯性和隱性污染源,論證了在外源污染治理的同時開展“湖內行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說,“湖內行動”的切入點在于創造條件使水變清,滿足沉水植物光照條件,促進生態向草型清水穩態轉變,恢復水體自組織功能,實現以太陽能為主要驅動力的生態完整性修復,不斷提高自身生物多樣性,達到低碳運轉的目的。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對于淺水型水體關鍵在于阻止泥-水界面強烈的物質交換,提高水體的透明度。“底泥洗脫原位置換”技術就是因應這一科學技術問題而發展起來的。它像淘米機那樣,把底泥表層約10cm范圍內的諸如有機質、總氮、總磷以及越冬“藻種”等膠體級污染物洗脫下來轉移出水,而洗凈的泥沙原位覆蓋,構建高穩定度的泥-水界面,防止外力擾動界面引起的水體渾濁。
自2012年以來,安徽雷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中科院底泥洗脫原位置換的技術和方法,投資實施工程化。按照余增亮團隊提出的設計思路和工程方案,建造了適應多種水體結構的底泥洗脫裝備,承擔了安徽池州百荷公園、廣東茂名竹園、北戴河濕地公園排洪河,以及北京涼水河舊宮段等水污染治理工程,均取得顯著成效,在短時間實現了水體從濁水穩態向草型清水穩態轉換。北京市科委和水務局發文在全市推廣。
會上,王浩院士做了主題報告,其中談到:“底泥洗脫原位置換理念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我把這一理念比喻為給污染的河流洗洗澡,把底泥有機質和水體懸浮物洗出來,著力提高水體透明度,注重構建穩定、清晰的泥-水界面,為沉水植物的萌發和生長創造良好的水體生境。這項技術切中了水體內源治理的關鍵,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在涼水河治理現場,涼水河管理處負責人與代表們分享了涼水河治理的成功經驗。治理前涼水河多年來一直是劣V類,底泥淤積,水體混濁,每臨夏季底泥上泛、異味刺鼻,群眾反映強烈。雷克公司采用底泥洗脫技術對污染嚴重的10km河段進行了內源治理,主要檢測點底泥有機質去除率均達到97%以上,不僅消除水體黑臭現象,而且河道清澈見底,水體生境明顯改善,輪葉黑藻、金魚藻、眼子菜等原生沉水植被大面積恢復性生長,局部河道沉水植被覆蓋率達到70%,初步實現由污染水體向健康草型水體的成功轉型,群眾滿意度相當高。2018年,該項目榮獲“北京市水利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